人民网
人民网>>广西频道

聚焦发展所需 提升帮扶成效

罗城“组团式”帮扶激活乡村振兴“智力引擎”

2023年08月23日11:25 |
小字号

一场场高质量医疗协作、一堂堂各具特色的教学示范课、一次次接地气的科技服务……近年来,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聚焦资源、技术、人才短板,汇聚帮扶资源,优化帮扶环境,大力提升“组团式”帮扶综合效应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。

做好“传经送技”

为医疗队伍提供“技能锦囊”

2021年10月,受深圳大学总医院委派,朱恒梁作为帮扶医疗队队长,来到罗城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。2022年5月,中组部“组团式”帮扶启动,朱恒梁作为医疗“组团式”帮扶罗城工作队队长,带领团队发挥专业优势,深入一线开展诊疗和教学,从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、技术引进等多个方面,将先进的教学理念“带土移植”到罗城县人民医院。

授人以鱼,更要授人以渔。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,帮扶团队采取“师傅带徒弟”“专家带骨干”形式,“一对一”培养一批科室骨干,通过创办金鸡山大讲堂,创新实施金鸡山查房规范化项目,对本土医生进行重点培养,利用远程医疗方式开展培训、教学、查房指导和会诊,提高帮扶效率。截至目前,帮扶团队共举办学术讲座100场次,培训7434人次,会诊509人次,参与急危重症抢救70次,开展手术例数90次、手术示教62次,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169次。

同时,帮扶团队还通过引进人才、改善硬件条件、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补齐专科能力短板,对薄弱专科进行重点建设,重点提升专科疾病防治能力,引入医疗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,填补医疗技术多项空白,助力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。2022年,该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获评为河池市2021年市级临床重点专科,是河池市普通外科唯一获评的县级医院。

深耕“民族教育”

为仫佬学子点亮“希望之光”

近年来,罗城县充分用好教育“组团式”帮扶资源,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、教师队伍能力、学生综合素质、学校管理水平为重点,持续加强对接沟通,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推动全县教育、教学水平提质升档。2023年,罗城高中高考一本上线162人,上线人数创近16年新高;创新开展罗城高中名师工程评选活动,评选出名师10人。

为提升仫佬山乡学生的文化自信,帮扶团队在罗城中等专业学校,探索增设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,建立仫佬文化校本课程;在罗城高中首次开设校本课程21门,增设仫佬族特色民族校本课程。同时,建立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,与2所学校签订职教帮扶协议,与1所学校联合开设“雨露直通车”技能帮扶项目,与1所学校、1家公司建立合作办学模式,遴选3家现代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。

此外,帮扶团队还通过组建“深圳+柳州+桂林”18人团队,实施青蓝工程结对行动,举办各类示范课,并利用在线研讨等形式引入后援单位名师工作室、名班主任工作室等资源,带动100余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并积极组织罗城高中申报2项自治区级课题并通过评审,申报河池市课题9项;组织罗城中等专业学校申报河池市级课题2项,填补近年科研课题申报的空白。

开展“田间问诊”

为产业振兴插上“科技翅膀”

收割、脱粒、装袋……日前,在该县龙岸镇八联村别桥屯水稻绿色高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,收割机正在稻田里穿梭忙碌,现场隆隆的轰鸣声奏响粮食丰收曲。

“我们在罗城推广万太优美占、河西丰占等57个优质水稻品种,种植示范面积200亩,亩产量最高可达1400斤。”国家科技特派团广西罗城团团长、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戴高兴说,为了克服旱情影响,他们多次深入田间地头,帮助农户、农企解决水稻抗旱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问题。

“毛葡萄产量可观,但是品牌效应为何不凸显?”“为何农户家蚕发生中毒现象……”带着这些问题,科技特派团产业组深入企业、产业园、农户家中“问诊把脉”,将毛葡萄果醋饮料样品、蚕桑智能化技术、油茶修剪和施肥技术等技术传送到田间地头。

近年来,科技特派团专家通过引进品种、解决技术难题、产品研发等方式助力产业振兴,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43次,开展现场技术服务50次,对接经营主体39家,解决27个技术问题,申报科研项目3个,建立示范基地10余个。(龙殿方)

来源:粤桂协作工作队

(责编:陈露露、陈丽冰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返回顶部